妇产科超声影像学

图片丢失啦
“妇产科超声影像学”专题知识库囊括了李胜利、邓学东、吴青青、戴晴等专家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发表的妇产科相关文献、多媒体视频,旨在为妇产科超声医学工作者提供精准化、全面的图文声像知识。
共找到 133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做功指数的研究进展
    李贞, 韩吉晶, 吴青青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10): 1089-109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10.015
    摘要 (53) HTML (0) PDF (945 KB) (3)

    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临床症候群。多数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收缩功能障碍和舒张功能障碍并存。1995年,国外学者Tei等提出了可以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心肌做功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又称Tei指数(Tei index,TI)。本文对MPI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2.
    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的人工智能质控研究
    张梅芳, 谭莹, 朱巧珍, 温昕, 袁鹰, 秦越, 郭洪波, 侯伶秀, 黄文兰, 彭桂艳,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9): 945-95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88.2023.09.009
    摘要 (112) HTML (3) PDF (509 KB) (17)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对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12月11~13+6周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1251张为研究对象,以产前超声专家委员会对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智能质控模型、高级超声医师、中级超声医师、初级超声医师对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符合率,应用McNemar-Bowker检验和Weighted Kappa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每100张图像为1组,记录每组图像的质控耗时,应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四者质控耗时的差异。

    结果

    智能质控模型对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符合率为90.5%,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强(Kappa值=0.83,P<0.001),略低于高级超声医师(9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01),优于中级超声医师(78.7%)和初级超声医师(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5、16.88,P均<0.001)。智能质控模型每组超声图像质控耗时明显少于超声医师[3.57(3.55,3.60)s vs 351(309,384)s vs 363(351,370)s vs 433(407,47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1、-3.180、P均<0.001)。

    结论

    智能质控模型对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准确且高效。

  • 3.
    中孕期胎儿鼻前皮肤厚度及鼻骨长度筛查胎儿染色体病的临床价值
    刘镭, 杨昕, 许晓华, 林胜谋, 熊初琴, 农丽录, 董振宇,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5): 506-51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5.007
    摘要 (80) HTML (0) PDF (754 KB) (5)
    目的

    分析孕中孕期胎儿鼻骨长度(NBL)、鼻前皮肤厚度(PT)和PT/NBL值筛查胎儿常见染色体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孕期(14~28周)接受结构筛查及生长发育评估的胎儿进行PT及NBL的测量,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建立胎儿NBL及PT的正常值曲线。回顾性分析并测量经产前诊断证实的21、18及13三体的胎儿NBL及PT值,评估NBL、PT和PT/NBL在产前筛查染色体病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53例正常胎儿及55例染色体病胎儿(包括21三体38例,18三体11例,13三体6例)。胎儿测量的中位孕周为23周。研究结果提示,胎儿PT及NBL均随孕周增大而增长,其正常值曲线方程如下:NBL(mm)=-5.656+0.761GA-0.01GA2R2=0.891,P<0.001);PT(mm)=-4.959+0.565GA-0.01GA2R2=0.725,P<0.001),统计分析发现,PT/NBL值不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R2=0.004,P=0.376),中位值为0.72(0.60~0.76)。21、18、13三体综合征胎儿中,鼻骨缺失或鼻骨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42.1%(16/38)、36.4%(4/11)、33.3%(2/6);鼻前皮肤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26.3%(10/38)、36.4%(4/11)、16.7%(1/6);PT/NBL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65.8%(25/38)、45.5%(5/11)、16.6%(1/6)。

    结论

    PT/NBL可作为中孕期胎儿染色体病的可靠超声筛查指标。

  • 4.
    尾退化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及研究进展
    罗丹丹, 文华轩,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5): 542-54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5.013
  • 5.
    人工智能在胎儿超声心动图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何冠南,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5): 554-556.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5.015
  • 6.
    胎儿小脑皮质发育不良的产前超声诊断
    丁妍, 文华轩, 陈芷萱, 曾晴, 张梦雨, 廖伊梅, 罗丹丹, 秦越, 梁美玲, 邹于,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3): 255-26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3.001
    摘要 (183) HTML (6) PDF (1276 KB) (37)
    目的

    探讨小脑皮质发育不良(CCD)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及胎儿MRI、解剖、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预后等,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系统超声检查中考虑存在CCD的19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9例CCD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典型表现为:小脑叶裂失去正常水平走行、排列规整的弧形形态,而呈斜行、垂直走行或扭曲状;12例行遗传学检测,其中异常结果9例,无异常结果3例;临床预后:19例胎儿中3例活产,随访结果分别为:1例17个月,头围大于同龄儿,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1例24个月,存在精细运动不足;1例24个月,存在全面性发育迟缓、癫痫、智力障碍等。其余16例均引产。

    结论

    CCD胎儿产前超声有特征性表现;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小脑叶裂形态、走行异常时可以做出提示性诊断。CCD通常合并其他颅脑结构畸形及基因、染色体异常等,孤立性病变罕见,其出现预后不良的风险产前难以准确评估。

  • 7.
    胎儿眼球及眼附属结构异常的产前超声研究及进展
    罗丹丹, 文华轩, 陈曦,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3): 343-35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3.015
    摘要 (125) HTML (0) PDF (2434 KB) (13)
  • 8.
    医学超声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挑战
    李胜利, 秦越, 谭光华, 郭伟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1): 1-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1.001
    摘要 (393) HTML (76) PDF (629 KB) (484)
  • 9.
    胎儿颅脑五横切面法:一种更为全面的神经系统异常筛查方法
    李胜利, 文华轩, 曾晴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1): 6-13.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1.002
    摘要 (485) HTML (101) PDF (1731 KB) (278)
  • 10.
    胎儿小脑表面叶裂的产前超声研究
    丁妍, 文华轩, 张梦雨, 陈思齐, 温昕, 彭桂艳, 曾晴, 罗丹丹, 廖伊梅, 秦越, 梁美玲,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1): 14-2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1.003
    摘要 (146) HTML (3) PDF (1260 KB) (12)
    目的

    研究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孕16~32周正常胎儿小脑叶裂数目参考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44名妊娠12~32周的单胎孕妇,按孕周分为2个时间段观察:孕12~15周为阶段1,孕16~32周为阶段2,在二维图像上观察原裂、水平裂的显示情况并计数孕16~32周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的叶裂数目及总数目,并分析其形态变化。随机抽取40名阶段2胎儿行叶裂数目两测量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建立阶段2胎儿小脑叶裂数目的参考值范围,采用Spearman相关行叶裂数目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

    结果

    叶裂数目的计数两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检验一致性较好(ICC=0.969,P<0.001)。各散点图显示正常胎儿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呈正相关(r=0.863、0.698、0.831、0.932,P均<0.001)。建立了各区域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以及总数目与孕周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4X-0.014X 2 -12.65,Y=0.362X-0.005X 2 -4.843,Y=-0.125X+0.006X 2 +0.285,Y=1.800X-0.024X 2 -22.904。

    结论

    利用产前超声可以较好地观察胎儿小脑表面叶裂并对其发育情况作出初步评估。胎儿小脑表面叶裂数目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形态变化规律能为产前超声评估小脑皮质发育作出参考。

  • 11.
    胎儿半侧巨脑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研究分析
    陈谊, 文华轩, 陈琮瑛, 姚远,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1): 28-3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1.005
    摘要 (138) HTML (1) PDF (828 KB) (7)
    目的

    研究和分析妊娠中期胎儿半侧巨脑畸形(HME)的声像图特征。

    方法

    回顾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妊娠中期超声筛查发现并经磁共振确诊的4例HME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

    4例妊娠中期HME胎儿产前超声均显示大脑半球不对称、脑中线结构偏移、皮质厚度不均匀、外侧裂形态不对称、欠规整。其中1例伴侧脑室严重积水;1例伴胼胝体发育不良、视隔发育不良、小脑半球及蚓部发育不良、双侧脑积水、鼻骨发育不良;1例伴脑中线囊肿,与文献报道的超声特征相符。4例均经磁共振确诊。

    结论

    HME是罕见的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产前超声表现较典型,早期超声筛查可为孕母产前咨询及早期干预提供更多信息。

  • 12.
    人工智能在产前超声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石智红,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 (01): 113-11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1.019
    摘要 (179) HTML (6) PDF (599 KB) (31)
  • 13.
    正常胎儿脑表面沟回在三维反转水晶仿真成像上的发育变化规律
    陈芷萱, 文华轩, 钟晓红, 马娅, 廖伊梅, 秦越, 罗丹丹, 曾晴, 梁美玲, 石智红, 张梦雨, 梁博诚,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11): 1165-117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11.003
    摘要 (250) HTML (11) PDF (18856 KB) (35)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水晶反转仿真成像技术(3D-ICRV)分析正常胎儿脑沟和脑回发育变化规律的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周连续的单胎妊娠孕妇,连续孕周段为15~35孕周,使用经腹超声以丘脑横切面获取三维容积。采用一种全新的3D-ICRV超声技术,对胎儿大脑半球的脑沟回进行大脑表面3D-ICRV成像,选取其中能够清晰显示胎儿脑表面沟回的容积,观察并描述胎儿大脑表面脑沟脑回的发育变化规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产后随访。

    结果

    300例正常连续孕周的单胎胎儿纳入研究。成功获取颅脑容积及清晰的3D-ICRV图像的胎儿共294例,成功率为98%(294/300)。每例胎儿选取2个最佳的颅脑容积,共计588个颅脑容积进行分析。脑沟回在3D-ICRV成像上呈现一种相对恒定的变化发育规律,在妊娠15~25周,外侧裂是第一个也是唯一能在3D-ICRV图像上被识别的结构。从26~35孕周,除大脑外侧裂发生变化外,脑表面的沟、回相继出现,并逐渐加深。其中,在26周最先出现中央沟及颞上沟,然后依次出现额上沟、顶内沟、额下沟、颞下沟等。25~30孕周是大多数脑沟回显现的主要时期,是评价皮质发育的最佳时期。

    结论

    应用3D-ICRV成像可以显示正常胎儿脑沟回发育变化规律,了解这些变化对产前评估大脑皮层发育成熟度及进一步的临床咨询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14.
    胎儿孤立性小脑出血的产前超声诊断
    易斐, 文华轩, 丁妍, 陈芷萱,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11): 1173-117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11.004
    摘要 (224) HTML (6) PDF (10224 KB) (17)
    目的

    探讨胎儿孤立性小脑出血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预后。

    方法

    总结2012年1月到202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诊断为小脑出血的7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与MRI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小脑出血的产前诊断特征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7例胎儿产前超声显示小脑内异常回声,5例(71.4%)为高回声,2例(28.6%)为不均匀的低-无混合回声,7例(100%)均伴有双侧小脑半球不对称,彩色多普勒显示:异常回声内均未见血流信号。2例产前MRI均提示为右侧小脑半球出血并右侧小脑发育不全。胎儿小脑出血产前超声早期表现为小脑内高回声,后方无声影;1~2周后,血肿逐渐吸收部分液化,高回声缩小,内可见囊性无回声,或表现为不均匀的低-无混合回声;1个月后血肿吸收,高回声或混合回声消失,双侧小脑半球不对称,小脑半球发育不全。妊娠结局及随访:3例(42.9%)引产,2例(28.6%)胎死宫内,2例(28.6%)产后随访神经发育正常。

    结论

    超声联合MRI能够提高产前小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产前诊断小脑出血患儿长期神经随访结果,可以为产前小脑出血胎儿的产前咨询提供数据支持,改善其妊娠结局。

  • 15.
    二维横切面新方法对胎儿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曾晴, 文华轩, 袁鹰, 丁妍, 罗丹丹, 廖伊梅, 梁美玲, 秦越, 彭桂艳, 林毅, 邹于,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9): 899-907.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9.006
    摘要 (121) HTML (0) PDF (17274 KB) (14)
    目的

    探讨二维横切面法所得正常参考值范围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使用二维颅脑横切面法筛查20周至足月的670例正常胎儿(正常组),疑诊胼胝体结构异常并经产前/后磁共振检查、产后超声或尸体解剖证实的胎儿77例(异常组)。胼胝体结构异常组分为4组:完全缺如组、部分缺如组、变薄组和变短组。对所有胎儿进行横切面上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和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前后径、压部左右径和前后径、膝部前角和后角、压部前角和后角的测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参数的差异。绘制异常组与正常组所有测量参数的复合散点图。

    结果

    670例正常组和77例异常组孕妇年龄和孕周比较[30(28,33)岁 vs 30(26,34)岁;28(24,32)周 vs 25(23,28)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3.9%。而在异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62.3%。胼胝体异常组膝部前角及后角、压部前角及后角、膝部前后径、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压部左右径、压部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体部前后径测值均低于正常组[48.00°(0°,80.68°)vs(66.76°±10.79°);44.00°(0°,79.30°)vs 65.10°(49.30°,83.00°);41.90°(0°,69.37°)vs(64.31°±10.27°);38.50°(0°,72.10°)vs(65.38°±11.65°);0.21(0,0.40)cm vs(0.44±0.09)cm;1.10(0,2.78)cm vs 3.33(2.11,4.20)cm;1.18(0,2.23)cm vs 1.81(1.22,2.46)cm;1.21(0,2.20)cm vs(2.02±0.40)cm;0.18(0,0.35)cm vs 0.45(0.32,0.63)cm;0.42(0,1.01)cm vs 0.62(0.40,0.98)cm;0.75(0,1.87)cm vs(1.86±0.33)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8.959、-8.650、-9.839、-9.993、-12.812、-13.668、-7.343、-10.521、-12.145、-5.260、-14.034,P均<0.001)。各异常组与正常组的复合散点图结果显示胼胝体最大前后径显著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胼胝体厚度变薄的发育不良组膝部和压部前后径明显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其他参数在复合散点图上差异不明显。

    结论

    产前二维超声颅脑横切面法能较好地评估中晚孕期胎儿胼胝体异常相关结构的大小,对胼胝体结构异常胎儿的胼胝体大小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胼胝体最大前后径适用于绝大部分胼胝体结构异常评估,胼胝体膝部前后径及压部前后径对于胼胝体变薄型发育不良有参考价值,其他参数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 16.
    产前超声在胎儿骶尾部畸胎瘤成熟性鉴别中的价值
    张娟, 吴青青, 王莉, 张铁娟, 韩吉晶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8): 796-80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8.012
    摘要 (149) HTML (12) PDF (723 KB) (19)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SCT)的临床及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SCT成熟性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胎儿SCT病例34例,根据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将病例分为成熟型和未成熟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组的母体年龄、孕周及肿瘤相关超声特征(生长方式、性质、血流情况)、合并症,并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上述资料的组间差异。

    结果

    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为成熟型组23例和未成熟型组11例。在2组病例中,母体年龄、孕周、胎儿性别、肿瘤生长方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成熟型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成熟型组[16.19(8.47,34.03)cm3 vs 186.20(90.41,445.35)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32,P=0.001);成熟型组肿瘤以囊性为主(56.5%,13/23),未成熟型组肿瘤均为囊实性(100%,1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成熟型组伴血流信号者有3例,未成熟组则有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肿瘤周围组织以及胎儿其他器官系统扫查发现,成熟型组出现合并症者5例,未成熟型组为7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

    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胎儿SCT的临床特征及产前超声表现不同,产前超声表现为囊实性肿瘤、体积较大、血流信号丰富、合并其他系统异常等是未成熟型SCT的重要鉴别征象,早期诊断可为后续产科管理提供诊疗依据。

  • 17.
    在线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谭莹, 文华轩, 彭桂艳, 罗丹丹, 温昕, 江瑶, 黄文兰,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7): 649-65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7.010
    摘要 (220) HTML (4) PDF (13674 KB) (22)
    目的

    探讨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深圳市及重庆市137家医院998位医师的15 640个产科超声病例共374 191张图像,应用在线人工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基于每张图像的智能质量控制结果,统计所有切面标准率、基本标准率及非标准率;统计申诉结果以观察系统检测的正确率;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智能质量控制与人工质量控制所耗费时间的差异,评估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果

    图像总体标准率为81.18%,基本标准率为12.06%,非标准率为6.76%;医师申诉图像285张(0.076%),经权威专家审核后,126张(44.21%)图像维持人工智能判断,159张(55.79%)图像经专家修改,系统检测正确率达99.96%(374 032/374 191)。智能质量控制每100张图像平均耗时(32.7±5.1)s,比2位医师人工质量控制耗时[(705.3±37.2)s、(724.6±40.4)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667、56.396,P均<0.001)。

    结论

    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能客观、准确、高效地完成图像智能质量控制,对指导图像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 18.
    胎儿大脑皮层观察的新方法:三维颅脑表面反转成像法
    温昕, 钟晓红, 文华轩, 彭桂艳, 廖伊梅, 罗丹丹, 杨霞, 谭莹, 丁妍,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7): 667-67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7.013
    摘要 (250) HTML (4) PDF (19076 KB) (16)
    目的

    研究三维颅脑表面反转成像法在产前评价正常胎儿颅脑沟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无结构异常的133例19~36周正常单胎胎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孕周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在超声二维、三维表面成像中的显示、变化情况。检查结果按胎龄分为6组,按缺失或存在进行统计,形态变化汇总成图片。采用Pearson 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新方法对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显示率的差异。随机抽取30例胎儿进行研究者内和研究者间的重复性检验。

    结果

    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儿颅脑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的显示率都越来越高。二维、三维超声对22周外侧裂,23周、24~36周外侧裂、顶枕沟和距状沟显示率均达100%。二维观察与三维反转成像法的超声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反转成像显示沟回变化比二维超声更直观,更加接近实际解剖形态的变化。研究者内和研究间重复性检验显示一致性均可接受(Kappa系数均>0.7)。

    结论

    三维反转成像法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顶枕沟、距状沟、外侧裂的形态及空间变化情况,对于产前评估大脑皮层发育是一种补充手段,为未来大脑皮层发育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19.
    妊娠早中期超声指标在单绒毛膜双胎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晓菲, 吴青青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7): 716-719.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7.022
  • 20.
    胎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产前超声诊断新方法
    张梦雨, 文华轩, 曾晴, 陈琮瑛,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2, 19 (05): 396-404.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2.05.003
    摘要 (317) HTML (1) PDF (6489 KB) (31)
    目的

    探讨胎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产前超声诊断策略与方法。

    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经超声、磁共振检查确诊的5例SAH胎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总结胎儿SAH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及典型特征。

    结果

    5例SAH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典型表现:(1)大脑外侧裂内均匀高回声5例。(2)额下沟、颞上沟、顶枕沟等表面脑沟回声均匀增强4例。(3)鞍上池、环池、帆间池等脑池内回声均匀增强3例。(4)前、后纵裂,矢状窦,窦汇周围回声增强2例。(5)脊髓圆锥周围蛛网膜下腔增厚强回声1例。(6)SAH出血灶合并颅内其他部位,引起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4例。(7)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增高4例。(8)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出血灶内无血流信号5例。

    结论

    胎儿SAH大脑外侧裂有典型均匀高回声表现,是产前超声发现并诊断胎儿SAH的重要线索,继续扫查大脑表面脑沟及脑池等有无均匀高回声表现以及寻找颅内及其他部位有无出血灶,是鉴别SAH有无合并其他颅内出血可靠的诊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