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0.2%~3.8%。PABC和非妊娠相关性乳腺癌具有共同的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但因妊娠、哺乳的生理改变以及诊疗措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等因素,PABC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为规范并提高PABC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针对PABC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充分考虑到我国PA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行性,提出PABC临床诊治共识意见,旨在为国内乳腺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我国肝脏移植历经多年的探索发展,其技术及预后已得到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降低,但缺血性胆道病变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5年制订并发表《中国大陆地区肝移植后缺血性胆道病变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现结合现阶段情况及文献报道进行更新并形成指南。本指南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定义、发生率、发病机制、诊断、高危因素的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以降低再移植率和病死率,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目前我国移植手术量稳居世界第二,脑死亡器官捐献是最主要的供器官来源,但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之间存在供需发展不平衡,需进一步提升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管理质量,优化捐献器官的质量和改善潜在捐献者的转化率。 护理管理在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维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共识重点阐述在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护理过程中各系统的护理要点,并科学规范地提出推荐意见,旨在完善成人脑死亡潜在器官捐献者护理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及捐献率。
病态肥胖及其伴随疾病已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公众卫生问题之一,而减重代谢手术到目前为止是长期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在所有的减重术式中,袖状胃切除术(S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术式,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术式。术后可能加重原有的或出现新发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一直是SG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关于SG患者GERD的诊治方面还缺乏高级别临床实验的证据。因此,由国内四家减重中心发起,并联合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1位在减重代谢手术及GERD诊治上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以Delphi法来达成SG患者GERD诊治的共识。该共识59个征询问题,其中44个达成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为未来高质量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转移率高。目前证据表明微血管侵犯(MVI)是导致肝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于MVI的诊断、分型、预测和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为更好地指导肝癌伴MVI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形成《肝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病态肥胖及其伴随疾病已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公众卫生问题之一,而减重代谢手术到目前为止仍是长期控制体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在所有的减重术式中,袖状胃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术式。术后可能加重原有的或出现新发的胃食管反流病一直是这种术式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且目前关于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方面还缺乏高级别临床实验的证据。因此,由国内四家减重手术中心发起,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1位在减重代谢手术及胃食管反流诊治上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以Delphi法来达成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的共识。本共识中共59个征询问题,其中44个达成共识。期待本共识不仅能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依据,也能为未来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可能的方向。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随着近十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的完善及外科医师操作水平的提高,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得到了较大发展。与传统LC相比,SILC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在美容效果、术后疼痛等方面更具优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SILC的规范化开展,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借鉴国外相关文献及指南,结合我国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对SILC规范化开展方面的关键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投票,最终形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本共识对SILC的技术优势、适应证、单孔设备与操作器械选择、手术要点、并发症、术者培训等方面给出推荐意见,旨在完善SILC的患者选择和操作规范,促进SILC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宫腔镜手术是黏膜下肌瘤微创保守性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推广普及、作为一种普遍开展的常见病手术类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于2023年10月22日颁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管理规范》(T/CMCHA 002-2023)团体标准。旨在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技术、管理、实施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该标准对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医疗机构、团队人员、设备和环境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同时,该标准还规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临床技术标准,包括手术技术、培训制度、结果评价和质量控制管理等。本文对该团体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及应用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毒会危及患者生命,因其整体发病率不高、不被广大医护熟悉,给急诊医护人员带来许多挑战。有必要对中毒患者采取有条理、深思熟虑的治疗方法。了解毒物学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细微差别,规范接诊中毒患者的首次接触,有助于管理这些病人。为此,湖北省中毒与职业病联盟组织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综合相关专家的学术和临床经验起草本专家共识,并和部分中毒救治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实战运用,最后提交本共识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就中毒患者急诊护理达成共识。本文旨在帮助急诊护理人员对中毒患者做出实用可行的评估与管理。
目前肺术后远程康复管理仍然属于新兴事物,服务有限的患者群体。如何保证肺术后康复远程管理的科学性,特别是确定管理边界,目前还没有指导性规范。据此,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依托国内外指南和共识,结合国情和相关法规组织胸外科学专家编写肺术后康复远程管理专家共识。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多次专家讨论结果,在胸外科肺切除术后远程管理的适合场景、胸外科肺切除术后远程管理的适合人群、胸外科肺术后远程管理中的数据采集及评估、肺功能康复管理模式、胸外科肺术后患者远程管理的依从性和康复评估及胸外科肺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计划6个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劈离式肝移植能有效扩大儿童供肝来源,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具有特殊临床特点和规律,建立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技术操作规范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供者和供肝评估、供受体匹配、供肝管道的分割与重建方面形成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临床操作指南,旨在规范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的技术流程,优化手术细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我国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快速发展。
胎儿生长发育超声评估在孕期监测及产前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超声定期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生物学参数,能够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临床决策[1,2]。合理选择基于孕龄的正常胎儿生物学参数超声参考值是准确评估胎儿发育的基础。
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和股骨长(femur length,FL)等主要胎儿生物学参数的测量是胎儿生长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超声检查获得胎儿生物学参数测量值,与胎儿生物学参数参考值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可能的胎儿生长异常[1,2]。
估测胎儿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是临床判断胎儿生长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及时识别体重异常的胎儿。胎儿体重异常的筛查和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产前超声估测胎儿体重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一个或多个胎儿生物学超声参数计算EFW,并结合EFW正常参考值来判断胎儿生长状况[1,2]。因此,选择一种适合的EFW正常参考值对胎儿临床管理决策尤为重要。